2021-10-05 11:29:04
浏览:
安全技术说明书
DOW CHEMICAL PACIFIC LIMITED
产品名称:BUTYL CELLOSOLVE™乙二醇丁醒稀释剂 BUTYL CELLOSOLVE™ 乙二醇丁 醒溶剂
DOW CHEMICAL PACIFIC LIMITED
鼓励并期望用户认真阅读并领会本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全部内涵,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的每一章节均 有与安全有关的重要信息。除非您的使用条件要求其它适当的方法或措施,否则,我们期望您按照物*斗 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所指示的安全防范措施执行。
1. 化学品和公司确认
产品名称
BUTYL CELLOSOLVE™ 乙二醇丁飜溶剂
BUTYL CELLOSOLVE™ 乙二醇丁 醒溶剂
852-8202-2774
021-5838-2516
推荐或限制使用此化学品
鉴定了的多种用途
冲福IJ和涂料•配方的工业溶剂。
我们建议您按照所列出的方式使用本品。如果您想采取的使用方式与所述规定不一致,请联系您的销售 人员或技术服务代表。
陶氏化学公司(“陶氏”)或其关联公司的商标
2. 危害特性
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 危害类别: | |
易燃液体 | 类别4 |
急性毒性(经皮) | 类别4 |
急性毒性(经口) | 类别4 |
急性毒性(吸入) | 类别4 |
皮肤腐蚀/刺激 | 类别2 |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 类别2A |
标记要素、危害征象:无
警示词:警告
产品危害性:
可燃液体
如果咽下,与皮肤螂或吸入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禁止吸烟。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戴防护手套/穿防护盼 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遇火灾:用水雾或细小喷雾、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灭火。
如果吞下去了: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如果在皮肤上:仔细地用大鼻巴皂和水洗。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目矚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目矚。继续冲洗
0
储存:存放于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扌靜丸照并经许可的焚烧炉或其他热破坏设备内置物及其容器的处置。
3.成份/成份信息 | ||
成分 | CAS# | 含量 |
乙二醇单丁醜 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 | 111-76-2 | > 99.0 % |
![]() |
![]() |
![]() |
![]() |
![]() |
![]() |
4. 急救措施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参与急救者应该注意自身防护,使用推荐的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手套,防飞溅保护) 如存在接触的可能性,请参见第八节中特定的个人防护装备。
吸入:将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如果出现症状,请咨询医生。
皮肤接触:用大量水冲洗皮肤。在工作区域内,应装有适当的紧急淋浴设备。
眼睛接触:
立即用水冲洗眼睛,如果佩戴隐形眼镜,请在冲洗5分钟后取下,然后继续用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e中。
请立即寻求医治,优先选择眼科医生。合适的紧急眼睛处理设施应立即可用。
摄入:不可催吐。请立即呼叫医生帮助和/或迅速转移到急救机构。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除了在急救措施所描述的信息(上述)及立即医疗关注和需要特殊处理的指示(下述)外,无其他预期 的症状和作用结果。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如果出现灼伤,清除污染后,作为一般的热灼伤来处理。
根据结构相似和临床资*斗,本材*斗可能具有与乙二醇相似的中毒彳乍用机理。因此,用类似于乙二醇中毒 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能是有益的。
如果已经摄入数盎司的该化学物(60 - 100毫升),请考虑采用乙醇和血液透析治疗。关于治疗的详细 ,倩况请参照标准文献。
如果使用酒精,可以通过快速输注然后静脉持续性输液来达到血液内的有效治疗浓度:100 - 150mg/d I。关于治疗的详细情况请查阅标准文献。4-甲基毗哩(Antizol (R))
是一种有效的乙醇脱氢酶【卩制剂,可以用于乙二醇、二/三乙二醇、乙二醇丁酯或甲醇的解毒。
甲此艘(fomepizole )使用规定(Brent, J,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01年2月8日,344:6,424-9页):静脉用量为15 mg/kg ,随后每隔12小时按照10 mg/kg的量服用药丸;48小时后,增加药丸剂量至每12小时15 mg/kg的比例。
持续使用甲毗哩直至血清中検测不到甲醇、EG、DEG、TEG或EGBE。中毒的现象和症状包括阴离子间 隙的酸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肾小管损伤并有可能出现末期颅神经损伤。
一些呼吸病症包括肺水肿,可能会延时出现。对于严重接触者应该持续观察24 -48小时,以确定是否有 呼吸困难的症状。为患者提供足够的通风条件和氧气。
如果中毒严重,可能需要采用呼吸机支持呼吸并采用正压呼气。
如果进行洗胃,建议对气管/食管进行保护性控制。在考虑洗胃时,必须权復禱性与肺吸入性损伤的危 险。对接触的治疗应该针对患者症状及临床情况对症治疗。
反复过多接触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血液疾病(贫血)。
5.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水雾或细小喷雾。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
优先选用抗醇型泡沫(ATC型)。普通用途的合成泡沫(包括AFFF型)或者蛋白质泡沫可能有作用,但 是作用相对较小。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有害的燃烧咬
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可能含有原物料以及有毒和/或刺激性的各种成分构成的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可能包括但并不仅限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非正常火灾和爆炸危害:容器可能会因火灾产生的气体而破裂。
将水流直接加入热液体中会产生剧烈的蒸气或喷出物。
救火人员的预防
消防程序:疏散人员远离火场。隔离火场并禁止不必要的人进入。
喷水冷却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和被火侵袭的地带,直到火焰熄灭且已解除再次燃烧的危险。
灭火时,要站在保护区域内或保持安全距离。考虑使用无人操作的软管支架或调节喷嘴灭火。
一或訪攵安全装置声响变大或容器变色立即撤【离所有人员。燃烧液体可以用水'各其稀释而扑灭。
请勿使用直接水流。可能会导致火势憂延。在无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容器移离火区。
可以用水冲洗的方式定向引流燃烧液体以保护工作人员,并将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消防人员的跡防护装畚:
穿戴正压、自彳共式空气呼吸装置和消防服(包括消防头盔、消防夕卜套、消防长裤、消防靴子和消防手套 )。
在救火过程中,避免与本材料接触。如果有接触的可能,请更换上带有自供式空气呼赚置的全化学防 护消防服装。如果没有此类消防冃賺,那么请使用带有自彳共式空气呼吸装置的全化学防护装,并从较远 处灭火。关于进行火后或非火灾清洁使用的保护性装置,请参考相关章节。
6. 意外泄漏处理措施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隔离区域。避免不必要和未加防护的人员进入该区域。 让泄漏或溢出区域保持通风。区域内禁止吸烟。保持在溢岀区的上风向。
请参考第7节-“处理“,了解其它预防措施。
使用合适的安全设备。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考第8节,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环境预防措施:防止其流入土壤、沟渠、下水道、排水沟和/或地下水系。见第12节,生态学信息。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尽可能收集溢出物质。少量溢岀:使用以下材料进行吸收: 非可燃物质。粘土。Zorb-all .大量溢出:修筑围堰来收集泄漏物。
用适宜并贴有标签的容器收集。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见第13节,废弃处置。
7. 操作处置和储存
操作处置
安全操作的痛事项
常规处置:避免吸入蒸汽。勿进入眼睛、接触皮肤及衣物。勿吞食。佩寺容器密闭。
在充足通风的条彳牛下使用。处理后请彻底冲洗。远离热源,火花和火焰。请参见第8节-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其它预防措施:
容器即使已清空也会有蒸气。因此,请勿对空容器或在空容器周围进行切割、钻孔、硏磨、焊接或类似
的操作。当溢出的有机材*斗遇到热纤维隔热材*斗时,可能会降低其自燃温度从而引发自燃。
安全储存
安鍬存的条件
保存在以下材料中:碳钢。不锈钢。酚醛内衬钢桶。请勿储存于:铝。铜。镀锌铁。
镀锌钢。请参见第10节了解其它具体信息。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允许浓度
暴露限值
成分 | 名单 | 类型 | 值 |
乙二醇单丁醒 | ACGIH | TWA | 20 ppm |
人身保护设备
眼睛/脸部保护:使用化学防护眼镜。如果接触引起眼睛不适,请使用全面罩呼吸器。
皮肤保护:
使用适合此物质的化学耐受性防护服。根扌居操作任务选择特定工具,如面罩、靴子、围裙或整套衣服。 手保护:使用适合此物料的化学防护手套。***的手套防护材料包括:丁基橡胶。
乙基乙烯醇复合材料(("EVAL")。合适的手套防护材料包括:天然橡胶("橡胶”)。 氯丁橡胶。丁睛/聚丁橡胶("丁睛"或"丁睛橡胶”)。聚氯乙烯("PVC"或"乙烯基恥
Viton (—种氟橡胶)。
注意:为了特§啲应用和使用时期在工作场所中选择特定的手套时,应考虑所有与工作场所相 关的因素,但不限于此,例如:可能要处理的其他化学品、物理要求(割/刺的保护性、操作灵活 、热的防护)、身体对手套材料可能的反应以及手套供应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及规格。
呼吸保护:
当有可能超过暴露限值要求或规定值时,应当穿戴呼吸彳耕装置。如没有适用的暴露限值或规定值,当 出咻良反働刖乎吸刺麟感觉不适,或者经风险谢古证明有危害徳时,都应当穿戴呼吸佩户装置。
多数i青况下无须呼吸保护;然而,如果感到不适时须使用经认可的空气净化呼吸器。
下面列岀的是有效的空气净化呼吸器类型:有机蒸气净化器。
摄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勿在工作区进食或储存食物。吸烟或进食前洗手。
工程控制
通风:
采取局咅囲E风或其它工程控制手段来保持空气中的浓度在规定的暴露限值以下。如果没有现行的暴露限 值或规定值可供参考,对于大多数操作情况而言,常规的通风条件即能满足要求。
某些操作可能需要局部排气通风。
9. 理化特性 | |
外观与性状 | |
物理状态 | 液体 |
颜色 | 无色 |
气味 | 轻微 |
味觉阈値 | 无離数据 |
pH值 | 无实蠟据 |
熔点 | 不适用于液体 |
凝固点 | -75 °C文献 |
沸点(760 mmHg) | 171文献. |
闪点-闭杯法 | 67 °C文献 |
闪点-开杯法 | 185 F |
蒸城(乙酸丁酯=1) | 0.06 W |
易燃性(固体,气体) | 不适用于液体 |
在空气中燃斂限 | 下限:1.3 %(V)文献 上限:10.6 %(V)文献 |
蒸汽压 | 0.87 mmHg @ 20 °C ASTME1719 |
蒸汽密度(^=1) | 无菊佥数据 |
比重(水=1) | 0.9005 - 0.9040 20 °C/20 °C 液体比重计 |
水中的溶解度(以重量计) | 100 % @ 20 °C 文献 |
分配系数,正辛醇/水(log Pow) | 0.81« |
自燃瞧 分解温度 动态腿 动粘滞率 爆臓性 氧帰性 液体密度 | 230 °C W 无離数据 3.3 mPa.s @ 20 °C 3.7 mm2/s @ 20 °C 无瓣资料 无瓣资料 7.5347 lb/gal @ 15.56 °C7.504 lb/gal @ 20 °C8.1259 lb/gal @ -70 °C冰点 |
分子量 表面张力 | 118.2 g/mol 65 mN/m文献 |
亨利常数(H) | 1.60E-06 atm.m3/mole 测量 |
10.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反应性
正常使用的条件下未见有危险反应。
化学稳定隹
在T殳的使用温度下具脚急定性。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不会发生。
应避免的条件:请勿蒸僧干燥。升高温度产品会氧化
分解过程中气体的产生会导致密闭系统中压力积聚。
与其他材料的不相容隹:避免接触:强酸。强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分解产物取决于温度、空气流通和存在的其它材料。分解产物会包括但不限于:乙醛。酮。 有机酸。
11.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摄入
如果吞咽,毒性极低。
正常操作过程中,不慎少量吞咽不可能引起损伤;然而,大量吞咽可能引起损伤。
据报道,动物反复接触该化合物后会对下列器官产生影响:血液(溶血)及对肾脏与肝脏的继发性影响 .硏究表明,人体红血球对溶血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啮齿类及兔类动物。
过量摄取乙二醇丁醒(企图自杀)可能会导致代谢酸中毒及并发的二次影响如对溶血、中枢神经系统及 肾脏产生作用。
半致死剂量(LD5O),大鼠1,300 mg/kg
半致死剂量(LD50),豚鼠1,400 mg/kg
吸入危害
基于此物质的物理特性,该产品没有吸入危害性。
经皮
像人类一样对溶血不敏感的实验动物长期的皮肤接触也不会吸收至有害剂量。
半致死剂量(LD50),豚鼠> 2,000 mg/kg
吸入
过多的接触可能会刺激上呼吸道(鼻和喉)。对于人体,症状可能包括:头痛。
据报道,动物反复接触该化合物后会对下列器官产生影响:血液(溶血)及对肾脏与肝脏的继发性影响 o硏究表明,人体红血球对溶血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啮齿类及兔类动物。
0致死浓度,lh,蒸汽,豚鼠> 3.1 mg/l
在此浓度下,无死亡案例发生。
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
可能会严重刺激眼睛。可能引起中度角膜损伤。影响的消除较慢。
蒸汽可能引起眼部刺激出现轻度不适和发红。
皮肤腐蚀/刺激
短暂接触可能引起轻微皮肤刺激,局部会发红。反复接触可能引起刺激甚至灼伤。
若发生在有覆盖的皮肤上(衣服下、手套里)则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反应。
致敏作用
皮肤
人体试验中未见过敏性皮肤反应。豚鼠试验中未弓I起过敏性皮肤反应。
呼吸
无相关麴居。
重瑚量毒性
据报道,动物反复接触该化合物后会对下列器官产生影响:血液(溶血)及对肾脏与肝脏的继发性影响 。硏究表明,人体红血球对溶血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啮齿类及兔类动物。
慢性毒性和致癌性
在对乙二醇丁基醍进行的长期动物硏究中,
小鼠实验中观察到肿瘤发生率有小幅的但在统计学却是显著性的增长,而大鼠中则没有此增长。专家认 为该影响与人类无相关性。如果该物质按照正确的工业瀰呈处理,接触应该对人不会有致畸的危险。
致癌性分类:
成分 名单 分类
乙二醇单丁醒 ACGIH 已确定为动物致癌物质,但与人类的相关性
尚不明确。;Group A3
发育毒性
在对母体有毒性的剂量下对实验动物的胎儿才有毒性。未弓I起实验动物的先天缺陷。
生殖毒性
实验动物硏究发现,只有在对亲代动物能产生显著毒性的剂量时才会对生殖功能产生影响。
遗彳转理学
体外遗传毒性硏究结果多为阴性。动物遗传毒性硏究为阴性。
12.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物质对水生有机物基本无急性毒性(对多数实验敏感种类的LC50/EC50/EL50/LL50 >100 mg/L)
鱼类急性和延长毒性
半致死浓度(LC50 ) , Oncorhynchus my kiss (红縛),静电试验,96 h: 1,474 mg/l
水生无脊椎动物急性毒性
半致死有效浓度(EC50 ) , Daphnia magna (大型蚤),静电试验,48 h,固定:1,550 mg/l
水生植物毒性
EbC50, 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 (绿藻),静电试验,生物量增长抑制 72 h: 911 mg/l
对微生物的毒性
半抑制浓度(IC 50);细菌:> 1,000 mg/l
鱼类慢性毒性值(ChV)
Danio rerio解纹鱼),半静电试验,21 d,没有可察觉的有效浓度:〉100 mg/l
水生天脊椎动物慢性毒性值
Daphnia magna (大型蚤),半静电试验,21 d,生殖,没有可察觉的有效浓度:100 mg/l
持久性和可降解性
该物质可快速生物降解。已通过0ECD快速生物降解能力的试验。
该物质最终可生物降解,在OECD测试中有70%以上的固有生物降解能力。
OECD生物麟峰
生物麟 | 適魄时间 | 方法 | 为期天的测试 |
90.4% | 28 d | OECD 301B 试验 | 通过 |
生物耗氧量(BOD): | |||
BOD5 | BOD 10 | BOD 20 | BOD 28 |
5.2% | 57% | 72.2% |
化学需氧量:2.21 mg/g
理论需氧量:2.30 mg/mg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潜在生物富积可能性较低(BCF < 100或Log Pow < 3)。 分配系数,正辛醇/水(log Pow): 0.81测量
土壤中的迁移
土壤中的迁移:土壤中的迁移可能性较大(Koc在50和150之间)。
分配系数,土壤有机碳/水(Koc): 67估计值
亨利常数(H): 1.60E-06 atm.m3/mole 测量
PBT和vPvB的结果评价
该物质未被列为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有毒性(PBT ) o
该物质未被列为高持久性和高生物蓄积性(vPvB )。
其它不利的影晌
该物质不在欧盟法规2037/2000附录I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中。
13.废弃处置
处軒法
勿倒入任何下水道,地面,或倒入国可水体中。所有处置操作必须遵循所有联邦,州/省和当地法规。 不同地区的法规可能不同。废物鉴定和遵循相关法规完全是废物产生者的单独责任。
作为供应商,我们无法控制使用单位对本物料的使用和处理中的管理措施或制造加工过程。
以上所列信息仅适于按照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描述的指定条件下运输的产品:成份信息。
关于未使用或未污染的产品,推荐的处置方法包括发送到许可的、有资质的:
焚化炉或其它热销毁装置。
14.运输信息
依据中国GB 12268-
2005、汽车运输危险货物品名表、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以及水路包装运输危险货物品名表,该产品为非 危险品。
公路和铁路
非管制
IMDG
非管制
ICAO/IATA
非管制
15.法规信息
此产品的所有成分已在《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中,或已获得申报登记,或符合《新化我质呻管 理办法》的豁免条款,茹供应闘认符合《新储物质應法》。
下列条例、部和标准,对婚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術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 定。
< <工作场戶肢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T七学因素> > (GBZ2.1)
< <新^1^质呻里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麹境防治法> >
所有废弃处置必须遵循中国法律和当地法规的要求。
16.其它信息
产品文献
关于本品的额外信息可电话联系您的销售或客户服务人员。
信息来源及参考
产品法规管理
修订
鉴定编号:829/A145 /发行日期27. 02. 2013 /版本:6.2
在鴻的左侧页边上用黑体字、双线标注的是蹒修订的内容。
说明
N/A | 无相关信息 |
W/W | 重量/重量比 |
OEL | 职业卫生暴露限值 |
STEL | 短暂暴露限值 |
TWA |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
ACGIH |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协会 |
DOW IHG | 陶氏公司工业卫生指南 |
WEEL | 工作场所环境暴露指标 |
HAZ DES | 危害指示 |
DOW CHEMICAL PACIFIC LIMITED
希望每个用户或拿到该(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人要认真研读,在必要时或在适当的情况下请教有关 专家,从而清楚并了解该(物料)技术说明书中所包含的数据以及与本产品有关的任何危害。础提供 的所有信息真实可靠,并且到上述有效曰期为止,这些信息都是准确的。然而,我们不做曲明确或跡 的保证。
法律法规会发生改变并且在不同地方可能不同。确保其行为遵守所靛邦、州、省或当地法律是买主/ 使用者的责任。这里提供的信息屜用于出运状态下的i妒品。由于制造命能控制邮品的使用条件 ,因此确保该产品安全使用的必要条件是买主/使用者的责任。
由超息来源的扩增,如生产者特定的(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我们不会也不能对来自别处而不是来 自我公司的(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承担责任。如果您从SU处获得了一份(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或者 您不确定其为现行版本,请与我们联系,索取***版本。